移花接木、注水、美颜……是时候该为脑洞大开的造假者立碑树传颁个奖了!
| 招商动态 |2018-01-25
本文由舆林军原创出品
全文约2400字,估计阅读时间约为6分钟
常言说,小说的灵感来源于生活。
此言不虚。大多数时候,小说家想象力再丰富也比不上生活的出人意料。有时候,对造假事件的报道,如果不是文章前面有媒体和记者的名字,都会让人恍然觉得,正在看着的不是真实的事件,而是虚构的小说。
还有常言说,人皆有爱美之心。
此言也不虚。坊间流传,日本人美靠化妆,韩国人美靠整容,中国人美靠美颜。美则美矣,功夫用在个人身上,无论怎么折腾,都不为过。倘若使偏了劲,动歪了心,就不大好了。
这几天,看了几则造假的新闻,直让笔者叹为观止,继而拍案叫绝,再而为之金刚怒目。
冷静下来,忽然想到,造假造得如此肆无忌惮,造假造得如此标新立异,造假造得如此孜孜不倦,是不是该效仿一年一度各行业的评奖大会,从年初开始,就为这些造假者和案例立个碑树个传,到年底再评个勇敢无畏奖、脑洞大开奖、造假不懈奖,以表彰这些同志一年来的苦心孤诣呢?
闲话少说,先来带众位看官领略下这些人间活剧(闹剧):
新闻一
中新网:记者21日从云南省昭通市纪委获悉,该市纪委近日通报了11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其中,镇雄县盐源镇“两比两看”(比进度、比突破,看特色、看亮点)观摩点敬天养殖场以每天50元的租金向周边养牛户租牛到养殖场,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欺骗观摩同志,被查处。
新闻二
中华网: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环保局大楼被雾炮车喷成冰雕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网友称环保局此举为改善环境监测数据,不料“用力过猛”。1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向记者证实了此事,并称石嘴山市政府已处分相关责任人。
▲图片显示,夜色中,一辆喷雾抑尘车对着楼顶立有“环保”两个大字的一座大楼大量喷射水雾;天亮后,大楼外立面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冰溜子挂满了窗檐和门厅,地上也到处都是积冰,整座大楼在阳光下分外炫目,堪称“冰雕楼”。
新闻三
新华每日电讯:进入2018年以来,辽宁、内蒙古等多地主动曝出GDP“注水”。专家表示,GDP“泡沫”必须早日捅破,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
1月16日,天津滨海新区宣布挤出“水分”,不再重复统计注册在当地、但未在当地生产的企业的产值,将2016年的GDP从10002亿元调整为6654亿元。而在过去一年里,滨海新区一直顶着“首个万亿级国家新区”的光环,得到广泛宣传。
新年伊始,内蒙古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曝家丑”:内蒙古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
2017年初,辽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认“所辖市、县财政普遍存在数据造假行为”。记者了解到,在2011年至2014年,辽宁省所辖市、县累计虚增财政收入约占同期财政收入的近20%。
2017年12月,审计署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披露云南、湖南、吉林、重庆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存在虚增财政收入15.49亿元。
对于这些活剧,网上评论众说纷纭。有人就事论事,告诫造假者“弄虚作假只会弄巧成拙”“请封存那些沦为‘美颜神器’的雾炮车”“对造假者要零容忍,严惩不贷”……有人冷嘲热讽,热烈祝贺“冰雕办公楼 宁夏石嘴山市政府首创!”“环保局大楼变冰雕狠打‘环保’的脸”……也有人寻找造假原因,“造假源于政绩冲动”……也有人盘点近年来的造假案例,“齐齐哈尔农垦公安局克山公安分局为完成案件指标编造吸毒案”“西安环保官员为政绩造假,用棉纱堵空气采样器”“江苏淮安31家基层政府主导参与‘买外资’,旨在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不管公说公的理,还是婆说婆的理,总归是说到造假,群众和上级部门都是义愤填膺,痛恨得不得了。想想也是,你把群众和上级主管部门开始当傻大头,最后当冤大头,给谁不生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造假这个事儿,不是现在才有,也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才有,更不是只有中国独家所有。回首古今中外几千年,造假与反造假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过去,江山社稷都是皇帝一个人的,大小官员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对百姓负责。皇帝稍微软弱点、松懈下、糊涂点,就被蒙得一愣一愣的。即使对造假者偶尔剥皮抽筋,也没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对于今天的造假者来说,如果还是带着封建时代糊弄皇帝的想法在时下继续行造假之实的话,则显得真是有点无知者无畏了。如果想当网红想的不得了,大可以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些事,千万别选择石嘴山市环保局那样的出名方式。
为什么呢?
因为时代真的不同了!
如果说,人言可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观点在过去还可以商榷的话,如今的服务部门,再不把这些箴言当回事儿的话,可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了”!如果你依然觉得人民可欺,把人民当冤大头,对涉及到人民群众的事不敏感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民间有句话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过去,犯了错,可能就几人知道。如今,即使是些许小错,几秒内就会世人皆知。试图造假的人,除了在造假方式上不断翻新,也应该在群众观点上与时俱进,稍微下点功夫了。有造假冲动的时候也该想想,一旦造假序幕拉开,在亿万人面前出演小丑的时候,又该如何收场呢?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造假与反造假始终是一对形影不离的矛盾。对付潜在的层出不穷的造假手段,就像过去不能光靠皇帝反对一样,现在也不能只靠纪委和各级领导,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揭开假相的义务和责任。
对于造假者,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他们的良心发现,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事一处理的简单手段上。反假手段必须定时升级,主动升级,才能建立起一面防假墙。对造假者惩罚,必须使之得不偿失,使之从短痛变为长痛,才能达到警钟长鸣的目的。再一个,必须进一步改进工作指导方式,多角度考察工作,使“数据出官,官出数据”的现象不再成为一些人信奉的真谛。
责辑:安 知
校对:米小虫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